学院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首页栏目 > 学院要闻 > 正文

国际知名人类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阎云翔教授来校讲学

来源: 时间:2014-12-29 点击数:

应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邀请,国际知名人类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阎云翔博士于12月20日至27日访问我校,围绕“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展开了系列学术讲座,并做客狮子山讲坛,为校内外400多名师生作了题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变迁”学术报告。

在《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系列讲座中,阎云翔教授指出,中国文化正在经历一场个体主义缺席的个体化过程,这种个体化过程在带来个体解放的同时,也带来了物质欲望的增长和消费主义实践,带来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实用主义,这一现实既令人担忧又给人以希望。基于此,阎云翔作了如下四讲报告:《社会的个体化作为一个概念工具》、《中国个体的再造》、《父母驱动的离婚和中国城市青年的个体化》和《中国北方农村代际亲密关系的提升》。

图为阎云翔教授《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系列讲座》现场1

在《社会的个体化作为一个概念工具》一讲中,阎云翔教授指出,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的一系列剧烈变化,其实就是一种现代化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核心即是将个体从自然和政治中解放出来,即个体中心化的过程。因而,个体化可以作为一面透镜、一个概念工具来帮助我们认识中国社会。接下来,阎云翔教授具体讲述了现代化和个体化在中国的表现,并进一步区分了个体、个体主义、个体化、脱嵌和再入嵌等关键概念。最后,分别考察了我国集体化时期和市场改革时期的个体化进程。他指出,集体化时期通过彻底反对祖先崇拜、儒家文化和民间宗教信仰等运动使个体从传统社会结构中“脱嵌”出来,形成了一种国家利益至高无上的格局,而个体化并未形成。市场化以来,流动性增加、个体身份认同的增强,再到后来的维权运动和新社会性等的出现都表明了中国个体化的进程,而这一过程表现出的是一种“个体主义缺席的个体化过程”。

在第二讲《中国个体的再造》中,阎云翔教授首先阐释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个体。在传统社会中,个体是通过成为祖先才得以实现,而个体的“永生”在于子孙的祭祀,因而再生产的失败或者“无后”是其最大的恐惧。接着,阎教授进一步梳理了建国以来对传统“四大枷锁”的松绑,改革以来的“下岗”、“再造辉煌”等一系列对个体的再造运动。其中,阎教授重点探讨了社会生活中关于“素质”话语的意涵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关于“成功人士”的形象,这一切形塑了整个社会对于个体的强大工作压力。这一压力一方面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也增强了社会的张力,让个人充满了不安全感,因为失败的代价太大。这种失败的代价不在于贫困、物质生活的丧失,而在于失败后尊严的缺失。

图为阎云翔教授《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系列讲座》现场2

在《父母驱动的离婚和中国城市青年的个体化》一讲中,阎云翔教授考察了80后城市青年的离婚个案,特别是父母“包办”离婚。由传统时代父母包办婚姻转向当下父母“包办离婚”,再加上父母对子女其他如择偶、择业、养儿等方面的影响。阎教授指出,从表面上看,这种现象体现出父母权力的回归;但却不是传统的简单回归,而是一种新的个体化过程。两者的差异在于,传统社会中父母考虑的是两个家庭、家族的利益,而现在父母驱动的离婚考虑的是自己子女的利益,且不仅仅是物质利益,更包括子女的幸福。同时,这一回归还体现了自愿选择的原则,这与传统的包办婚姻有本质的不同。

图为阎云翔教授《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系列讲座》现场3

在最后一讲中,阎云翔教授将关注点转向了中国北方农村,他以两个个案为起点,指出了农村代际间亲密关系正在不断提升的社会事实。阎教授区分了四种不同的代际亲密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了新型代际亲密关系的社会影响。他指出,新的代际亲密关系的提升对传统的代际等级关系构成了重要挑战。最后,阎教授反思了自己的研究历程,指出要对调查对象的主体性给予足够重视。

图为阎云翔教授《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转型系列讲座》答疑环节

12月26日晚的狮子山讲坛,可容纳400观众的图书馆报告厅座无虚席。除本校师生外,观众中不乏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兄弟院校慕名而来的师生,与会师生翘首以待,准备聆听阎云翔教授的精彩演讲。阎云翔教授从1980年代以来有关道德危机的公众意象解析开始,对当代中国的价值变迁与伦理转型、当代中国的道德变迁实践及道德转型的挑战等问题展开了深入分析。

阎云翔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关中国社会出现道德危机的说法甚嚣尘上,但基本上是公众的说法,鲜有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他以“小悦悦事件”为例指出,要认清公众认知和科学研究的区别。公众的道德危机认知主要来源于三种途径:一是对过去时代的理想化,并以此作为批评当下现实的依据。我们对现在不满时,往往会说过去如何如何好。如,孔子对春秋时期做出“礼乐崩坏”的判断,是基于其对周朝理想礼乐秩序的假想。与此类似的是,我们现在很容易认为,改革以前的社会很清廉、很公正,人民的生活很平等、稳定。但是,如果我们问,我们中的哪一个人愿意回到改革前的生活状态。相信绝大多数批评者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二是用我们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相比,以作为批评我们的依据。如,公众提出国人文明素质低下时,往往是拿欧美社会或者是台湾社会与我们的社会比。这些批评有没有根据?肯定是有。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这些批评的矛头指向何在?这些批评指向的行为在整个社会中占多大的比例?仅从不乱扔垃圾、自觉排队行为的增加来看,中国社会的道德正在持续进步。此外,我们还发现,越是年轻的一代,越愿意服从公共秩序的安排,这也体现了社会道德的进步。三是由我们所持的特定的视角去看待社会现象。过去三十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进步之一是价值的多元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社会现象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正因为社会价值多元,人们对很多社会现象的看法往往是处于争论之中的。如果说中国社会存在道德的危机的话,那就要进一步看,从谁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社会存在道德危机?如国内有学者从进城务工妇女离婚率的提高出发指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存在伦理危机。如果从公婆、丈夫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危机,是对传统的强调家庭利益高于个体利益的伦理秩序的冲击;但如果从妇女个体的角度来看,她们有没有追求个体幸福的权利,有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妇女离婚率的提高是一种有争议的现象,而不是一种不道德的现象,以此为依据做出农村伦理危机的判断有些生硬。因此,做社会研究应尽量避免受公众认知的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阎云翔教授指出,与其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经历道德危机,不如说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一种道德转型与伦理变迁。这种变迁主要体现为:由强调义务和自我牺牲的集体主义伦理向强调权利和自我发展的个体主义伦理转型;中国社会的道德转型既表现为非道德实践,又包含了有争议的道德实践和新道德实践。在分析非道德实践时,阎云翔教授以其对“做好事被讹”现象的个案研究为例指出,讹人行为固然突破了人与人之间互惠原则的底线,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做好事被讹事情的反复发生表明,国人仍有向善的本能;在分析有争议的道德实践时,阎云翔教授指出,人们对一些行为的道德评价之所以出现争议,根本原因是我们的价值观正在由一元转向多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有争议的道德行为正在成为新的可以被接受的道德行为,这进一步反映了我们面临的是道德转型而不是道德危机;在分析新道德实践时,阎云翔教授指出,在传统的道德观中,对陌生人的伤害不算失范,但在新的道德观中,善待陌生人成为具有普适意义的价值观。在这种理念驱动下,志愿主义、环境保护主义、动物权利运动、民族主义、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及多元与宽容等正在成为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

阎云翔教授进一步指出,中国的道德转型折射并重塑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进程。当前,中国社会道德转型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官方倡导的集体主义伦理与个体实践的个体主义伦理之间的分离、公众诚信的缺失、对利他动机的不信任等问题。阎教授指出,如果我们不能真诚地面对自己,我们又如何能真诚地面对他人?如何应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财富急剧增长带来的冲击,让我们成为财富的主人,而非财富的奴隶?是当下中国道德转型过程中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在系列讲座及公开演讲中,阎云翔教授旁征博引,语言幽默风趣,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互动。与会师生纷纷表示:“阎云翔教授的演讲为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的道德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阎教授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学术盛宴,他提出的‘要分清统计学意义与发展眼光的区别’、‘调查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要搞清楚我们的调查获得的信息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的,在多大程度上是假的,还要搞清楚产生假信息的社会背景或行动逻辑是什么’等观点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精神的含义、社会研究方法论和社会科学想象力的反思”。

图为阎云翔教授在狮子山讲坛作《当代中国的道德变迁》学术报告

除系列学术讲座外,阎云翔教授还与我校9001cc金沙以诚为本教师、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及华中科技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贺雪峰教授团队成员就“田野研究的方法反思”展开了专题座谈。在座谈会上,阎云翔教授结合自己30多年的田野调查经验,就如何处理小的田野调查地点与大的研究议题之间的关系、访谈法的局限及民族志的写作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分享了个人体会。与会专家围绕上述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图为阎云翔教授在田野研究的方法反思座谈会上发言

来校访问期间,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钟涨宝教授、副主任万江红教授、田北海博士等负责人与阎云翔教授就学术互访、合作开展田野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友好磋商,形成了合作意向。

图为阎云翔教授与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负责人钟涨宝教授、万江红教授等会谈

(图文:田北海、韦宏耀)

—————————————

链接:

阎云翔,哈佛大学博士,国际知名人类学家。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人类学系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兼任复旦—UCLA(UCLA—FUDAN)社会生活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理事、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学术委员、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学术委员。American Anthropologists,Journal of Ethnographic Theory,Modern China,Rural Studies in China等学术期刊编委。

阎云翔教授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经济人类学、社会变迁与发展、家庭与亲属制度、个体与个体化以及全球化等。近年来在Journal of Religious Ethics,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Social Anthropology,Ethnology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代表著作有《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和《中国社会的个体化》。其中,《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书获得2005年度“列文森中国研究书籍奖”,阎云翔教授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华裔学者。

Copyright © 2011-2025  9001cc金沙以诚为本(认证平台)Platinum China版权所有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一号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人文社科楼

邮编:430070

网站: www.cpclvshi.com

  • 文法研究生

  • 青春文法

  • 武汉市阳光

Baidu
sogou